(按論文收稿先后順序排列)
序號 |
姓名 |
省份 |
論文題目 |
1 |
陳引奭 陳一非 |
浙江 |
倪元璐《瀾園召飲》詩與臨海洪氏《倦舫法帖》 |
2 |
徐保亮 |
福建 |
晚明書學義理之維——倪元璐的層次、方法及流布 |
3 |
王蓉 丁少帥 |
浙江 |
美學觀念視閾下的徐渭文藝觀念研究 |
4 |
張林忠 |
浙江 |
《金農致恒公》札考及金農禪宗思想產生背景 |
5 |
袁文甲 |
河北 |
接受與改易:倪元璐書跡中異體字樣研析與晚明“字體雜糅”現象思考 |
6 |
王峰 |
廣東 |
新見“哈佛本”《紫竹山房臨古法帖》考述——兼論陳兆崙書事 |
7 |
宋甫驊 |
浙江 |
明代倪元璐書法中“顏蘇”的筆墨精神探微 |
8 |
王謙 |
山東 |
從“學問中第七八乘事”到“理解之同情” ——沈曾植書法取法倪元璐、黃道周辨析 |
9 |
李明杰 |
浙江 |
叢帖中的朱彝尊書跡——以容庚《叢帖目》為中心的考察 |
10 |
歐陽錫文 |
上海 |
《玉煙堂法帖》中體現的明代法帖書法風尚 |
11 |
斯禹風 |
浙江 |
論明清時期“以詩論書”文化中的浙江現象 |
12 |
楊曉萍 潘炫辰 |
陜西 |
繆篆創作與古籍題署的交相互動 ——以陳鴻壽、趙之琛為中心的考察 |
13 |
孔令嘉 |
江蘇 |
金農治生方式探微 |
14 |
賀思謙 |
天津 |
明代新思潮下:徐渭“媚勝”文藝思想研究 |
15 |
王志良 |
浙江 |
普陀山“慧濟禪林”摩崖石刻董其昌書跡考析 |
16 |
王冬亮 |
浙江 |
胡纘宗杭州摩崖題刻二種考 |
17 |
趙明 |
河南 |
明初書法“俱法文敏”現象及觀念承襲 |
18 |
景迪云 |
浙江 |
文心氣骨:晚明文化生態下的倪元璐和晚明書家 |
19 |
周鴻鵬 |
山西 |
倪元璐“新理異態”書風構建新論 |
20 |
劉磊 揭秋意 |
浙江 |
“汪中舊藏《定武蘭亭》”與清代中期以來的“蘭亭質疑” |
21 |
張曙光 |
山東 |
刻帖中的“二王”與明代書法互動關系研究 |
22 |
臧坤 |
浙江 |
阮元《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》與浙地吉金書風 |
23 |
馬敏蔚 |
浙江 |
倪元璐書法接受的歷史演變 |
24 |
吉正宵 |
河南 |
由師法近人到具學古人——論姜宸英對清初董氏書風的突破 |
25 |
懷洋 |
上海 |
通人之書:以倪元璐詩、畫觀探其書藝理路 |
26 |
黃輝 |
江蘇 |
陽明心學對明代中后期以“情”為中心書法觀念的影響 |
27 |
張慶勛 倪七一 |
浙江 |
明清時期紹興地區書法刻帖的鄉邦文化特征 |
28 |
李玥 |
北京 |
論金農的求仕經歷對其書法活動的影響 |
29 |
陳根民 |
浙江 |
“上博”藏舊題茅坤《陸游劍南詩卷》當屬馮玄鑑書 ——附所見茅坤、馮玄鑑傳世書法一覽表 |
30 |
李庶民 |
山西 |
《戲鴻堂法帖》及其所收偽書略談 |